陈泰龙,男,1996年5月出生,中共党员,山西省朔州市纪委监委一级科员。自2014年就读高中起,他便开启公益之路,连续11年坚持捐款170余次,善款流向灾区重建、贫困助学、大病救助等领域。2019年加入中华骨髓库,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2022年,陈泰龙成为朔州市唯一1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,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儿送去了生的希望。陈泰龙曾获 “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”“山西省红十字会荣誉会员”“第七届朔州助人为乐道德模范”等荣誉称号。
生命至上的抉择:跨越亲情阻隔与职业考验
早在上大学之初,他就一直有献血的习惯。2019年12月,陈泰龙在一次献血时,采样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,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。
2022年3月,备考公务员的陈泰龙接到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通知。面对可能影响人生重要考试的选择,他毫不犹豫:“公务员可以再考,但生命不能等待!”最终,他顶着双重压力完成备考,入职朔州市纪委监委不足一月,毅然响应捐献通知,为挽救9岁血液病患儿推迟工作适应期。
不过,他渴望得到家人的支持却未能成功?;蛐硎怯肷弦槐驳墓勰畈煌?,或许是父母对儿子的痛惜。陈泰龙却也很坦然,他说:“既然他们还不了解我这么做的意义,那么我就通过自身的经历来向家人证明捐献无害和救人一命的快乐。”
2022年6月,通过体检表明他的身体健康状况完全符合捐献要求。2022年9月22日上午,在无家人、亲朋好友的陪同下,陈泰龙独自来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,造血干细胞一点一滴收集到储血袋中,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儿送去了生的希望。捐献成功后,他婉拒红十字会提供的误工费与营养补助:“我身体健康,这些钱留给更需要的人吧!”
理性与温情并重:以科学精神播撒公益火种
陈泰龙始终致力于消除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误解。捐献期间,他现身说法:“注射动员剂后仅有短暂不适,一周即可完全恢复,与献血同样安全?!闭攵浴跋籽蕹ビ醚蟆钡闹室?,他理性呼吁:“全民参与形成规模,才能推动制度持续优化?!?/font>
作为朔州市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,他结合自身经历开展公益宣讲:“救一个孩子,就是守护一个家庭的完整。我11年来的每次捐款、每次献血,都是为了积攒这份帮助他人的力量?!痹谒挠跋煜拢分菔行略龆嗝煅上赴肟庵驹刚?,更多人开始关注“微公益”的长期价值。
陈泰龙的善行展示了新时代青年乐于助人、积极奉献的高尚情操。他用11年时间坚持证明:善意无需惊天动地,贵在细水长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