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的蝉鸣里,阳泉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正成为最热闹的“成长乐园”。从红色传承到科普探索,从文化体验到实践感悟,“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”活动不仅填满了孩子们的假期时光,更以多元功能破解民生难题、凝聚邻里温情,让文明实践阵地成为连接人心的“连心桥”。
红色基因的传承,是暑期实践活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8月1日的矿区美术馆内,30余名青少年安静地围在展柜前,泛黄的战地照片与锈迹斑斑的步枪深深吸引着他们的目光?!霸纯伪纠锏陌偻糯笳骄头⑸谠奂颐趴冢 绷跫役裥⊙У耐蹊骱缸耪掌?,声音里满是惊奇与自豪。这场由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“铭记抗战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”主题活动,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。在随后的“红色故事会”上,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站到台前,王二小的机敏、董存瑞的壮烈,在稚嫩却庄重的讲述中重现。这种“沉浸式观展+互动分享”的模式,不仅为孩子们打开学习历史之门,更是实践中心发挥“第二课堂”阵地作用的生动体现,让红色基因有了家乡的温度。
而历史的回响,在矿区西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更温情的方式延续。66岁的老兵梁应明轻抚军功章,讲述19岁时的烽火青春?!懊ǘ创巳鲈?,啃压缩饼干、喝雨水,号角一响就往前冲!”当孩子轻声问“怕不怕”时,老人那句“战友都在拼,就忘了怕”,让全场动容。孩子们竖起大拇指:“爷爷,您是真英雄!”这温情脉脉的对话,让英雄精神有了可感温度,更在社区老少之间架起尊崇与关爱的桥梁,促进了代际和谐与邻里和睦。
当历史的厚重在讲述与指尖沉淀,探索当下与未来的脚步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城区市政府大院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气象观测活动,让10岁的朵朵迷上了“看云识天气”。“以前上班最愁暑假,孩子一个人在家不放心。现在实践站每天有活动,还有志愿者照看,我们能安心工作,这真是解了燃眉之急!”朵朵妈妈的感慨,道出了众多双职工家庭的心声。而在高新区康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消防安全知识小课堂上,12岁的小宇在消防员指导下完成水带连接后,郑重地对妈妈说:“长大了我也要?;け鹑?!”这种责任意识的萌发,正是实践活动赋予孩子的隐形财富,让他们在探索与体验中收获成长的力量。
除此之外,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也为孩子们的暑假增添了别样色彩。这个缤纷暑假,在阳泉市文明办、市新闻中心(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)的统筹下,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精心推出丰盛的“暑期成长大餐”,成为滋养少年儿童的“精神沃土”。从平定县的剪纸课堂到盂县的农耕体验,从矿区的巧手折纸到城区的文明观察,文明实践阵地像一个个温暖的“成长驿站”:既解决了暑期“看护难”的民生痛点,又通过共同参与拉近了邻里距离,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红色基因、科学精神与文化自信的种子。
当实践站成为家长放心的“托管点”、邻里相融的“连心站”、孩子成长的“加油站”,文明实践便真正融入了百姓生活,成为滋养社会肌理的“源头活水”,持续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赋能助力。(刘阳)